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商贸企业:“往前一步”排查潜在申报风险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张振国 郝明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为10.4%。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为10.4%。商贸企业属于批发和零售业,主要从事商品流通,通过分销、代理等方式销售商品,不直接从事生产加工。近期,税务部门披露了多起商贸企业偷税案件,涉案企业通过虚增成本等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笔者分析多个商贸企业违规申报纳税案例发现,只要在申报之前“往前一步”排查潜在风险,很多申报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未同时满足减免优惠条件

  ◎典型案例◎

  A公司是一家商贸企业,成立于2022年7月,主要从事粮食收购业务,当月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5月,A公司办理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确定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当月,A公司同时办理2023年度房产税申报,并按照小型微利企业申报了减免优惠。税务部门发现,A公司2023年5月办理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根据A公司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A公司2024年5月办理2023年度房产税申报时,不能享受减免优惠。

  ◎分析建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号)规定,新设立企业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确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自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次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不得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新设立企业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按规定申报当月及之前的“六税两费”的,依据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确定是否能够申报享受减免优惠。

  案例中,A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办理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即A公司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已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所以,A公司自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次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即2023年6月—2024年12月),以及按规定申报房产税当月及之前的“六税两费”(即2023年1月—5月),不得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因此,A公司申报2023年度房产税,不能享受减免优惠。

  笔者提醒,商贸企业在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时,应当严格对照政策规定,在申报之前仔细审查自身是否符合享受条件。特别是新设立的企业,在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密切关注自身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情况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在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企业应依据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确定是否能够申报享受减免优惠。

  税前扣除支出与收入无关

  ◎典型案例◎

  B公司是一家商贸企业,主要从事饮料批发和零售业务。2024年,B公司股东刘某租赁王某房屋并签订合同,但未按照合同向王某支付租金。王某将股东刘某起诉至法院,股东刘某聘用律师应诉,共产生诉讼费(取得法院开具的非税收入票据)和聘用律师应诉的服务费(取得律师事务所开具的发票)共计6万元。B公司在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第12行“诉讼费”对应的“管理费用”栏次,填写金额为6万元。税务部门检查发现,股东刘某产生的诉讼费用,属于其个人应承担的费用,B公司不得将诉讼费用6万元在税前扣除。

  ◎分析建议◎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案例中,B公司股东刘某与王某打官司产生的诉讼费用6万元,与B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属于股东个人应承担的费用,不能在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增处理。B公司应填写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27行“(十四)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对应的“账载金额”“调增金额”栏次,填写金额为6万元,并补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

  笔者提醒,商贸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对发生的费用进行仔细甄别,对于与收入无关的费用应高度关注,以便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及时进行纳税调整,避免虚列成本的风险。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黑河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一文了解企业账簿如何设置与保管?

    新公司开业不知道账簿设置有什么要求?整理文件不知道哪些材料需要保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不要急,请跟我一起往下阅读吧。

  • 跨境技术交易既有许可费又有服务费厘清费用性质,分别税务处理

    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 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 努力扩大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具有不同于商品消费的属性,决定了发展服务消费有必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措施。

  •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从分散化管理到规范化治理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应精准匹配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在方向聚焦、机制优化与动态调整上突破创新,实现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水活鱼跃”的良性循环。

  • 合规享受研发费用税收优惠应把准关键点

    随着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完成,相关工作进入后续管理阶段,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享受是后续审核发现问题较多的一个优惠项目。

  • 事关信用修复,四大变化必看!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将对企业的信用修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8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商贸企业:“往前一步”排查潜在申报风险
中国税务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为10.4%。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3月,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占GDP比重为10.4%。商贸企业属于批发和零售业,主要从事商品流通,通过分销、代理等方式销售商品,不直接从事生产加工。近期,税务部门披露了多起商贸企业偷税案件,涉案企业通过虚增成本等方式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笔者分析多个商贸企业违规申报纳税案例发现,只要在申报之前“往前一步”排查潜在风险,很多申报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未同时满足减免优惠条件

  ◎典型案例◎

  A公司是一家商贸企业,成立于2022年7月,主要从事粮食收购业务,当月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5月,A公司办理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确定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当月,A公司同时办理2023年度房产税申报,并按照小型微利企业申报了减免优惠。税务部门发现,A公司2023年5月办理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根据A公司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A公司2024年5月办理2023年度房产税申报时,不能享受减免优惠。

  ◎分析建议◎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号)规定,新设立企业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确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的,自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次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不得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新设立企业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按规定申报当月及之前的“六税两费”的,依据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确定是否能够申报享受减免优惠。

  案例中,A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2023年5月办理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即A公司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已确定企业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所以,A公司自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次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即2023年6月—2024年12月),以及按规定申报房产税当月及之前的“六税两费”(即2023年1月—5月),不得申报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因此,A公司申报2023年度房产税,不能享受减免优惠。

  笔者提醒,商贸企业在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优惠时,应当严格对照政策规定,在申报之前仔细审查自身是否符合享受条件。特别是新设立的企业,在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密切关注自身的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情况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在办理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企业应依据首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确定是否能够申报享受减免优惠。

  税前扣除支出与收入无关

  ◎典型案例◎

  B公司是一家商贸企业,主要从事饮料批发和零售业务。2024年,B公司股东刘某租赁王某房屋并签订合同,但未按照合同向王某支付租金。王某将股东刘某起诉至法院,股东刘某聘用律师应诉,共产生诉讼费(取得法院开具的非税收入票据)和聘用律师应诉的服务费(取得律师事务所开具的发票)共计6万元。B公司在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填写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第12行“诉讼费”对应的“管理费用”栏次,填写金额为6万元。税务部门检查发现,股东刘某产生的诉讼费用,属于其个人应承担的费用,B公司不得将诉讼费用6万元在税前扣除。

  ◎分析建议◎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不得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案例中,B公司股东刘某与王某打官司产生的诉讼费用6万元,与B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属于股东个人应承担的费用,不能在税前扣除,应作纳税调增处理。B公司应填写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第27行“(十四)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对应的“账载金额”“调增金额”栏次,填写金额为6万元,并补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

  笔者提醒,商贸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对发生的费用进行仔细甄别,对于与收入无关的费用应高度关注,以便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及时进行纳税调整,避免虚列成本的风险。同时,企业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黑河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一文了解企业账簿如何设置与保管?
新公司开业不知道账簿设置有什么要求?整理文件不知道哪些材料需要保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不要急,请跟我一起往下阅读吧。
跨境技术交易既有许可费又有服务费厘清费用性质,分别税务处理
技术进出口,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或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通过贸易、投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
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 努力扩大服务消费
服务消费具有不同于商品消费的属性,决定了发展服务消费有必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措施。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从分散化管理到规范化治理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应精准匹配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在方向聚焦、机制优化与动态调整上突破创新,实现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水活鱼跃”的良性循环。
合规享受研发费用税收优惠应把准关键点
随着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完成,相关工作进入后续管理阶段,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享受是后续审核发现问题较多的一个优惠项目。
事关信用修复,四大变化必看!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将对企业的信用修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