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税收案例二十六:公司清算,何种情形下股息分配适用零税率
一、案例简介
GmbH公司是一家在德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清算过程中向其卢森堡母公司分配股息,股息分配的时间发生在德国公司正式决定清算之后、公司商业登记注销之前,分配的股息来自德国公司在清算程序启动前产生的营业利润。
GmbH公司主张上述股息分配可依据《欧盟母子公司指令》有关条款规定,适用预提所得税零税率政策。当地税务局则认为,清算期内分配的股息不得享受《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的零税率待遇,应根据德国-卢森堡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科隆地方税务法院支持了GmbH公司的主张,作出了有利于纳税人的裁决。
二、争议焦点
当地税务局表示:根据《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的规定,“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不适用该指令规定的股息预提所得税零税率政策。税务局强调上述法令所指的“清算时”应从该公司作出清算决议开始起算,在此期间进行的股息分配都与清算相关,不属于《欧盟母子公司指令》中规定的股息预提所得税适用零税率的优惠范围。
GmbH公司则认为:对《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所指的“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应理解为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的分配,企业清算期之前产生的且不与清算直接相关的利润分配,可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三、最终裁决
2022年10月,德国科隆地方税务法院就本案作出裁决,未支持当地税务局有关主张。法院认为,《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提及的“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应适用狭义解释,即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的分配。GmbH公司的股息分配源于清算前产生的利润,且与清算活动无直接关联,即使分配决议和股息支付是在清算期间完成,仍可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但是,对于德国公司在清算期结束时向其母公司支付的第二笔股息,法院做出了不同的裁定。法院认为企业在股东决议中明确指出,第二笔股息支付是企业清算的最后一项“行动”,从决议表述上看该股息分配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属于《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所指的“在公司清算时”发生的股息分配,即使这次分配也源于清算前产生的利润,却不能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四、对“走出去”企业的启示
一是用好税收优惠。企业走出去投资经营时,要充分了解本国、东道国和东道国所在区域的税收政策,以及已签订生效的税收协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最大程度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维护自身权益。
二是做好合法规划。例如,本案中《欧盟母子公司指令》中规定股息预提所得税适用零税率,但同时规定了“在公司清算时”的股息分配不适用上述优惠的限制条款。企业在起草涉及股息分配的股东决议时,应关注分配时点是否会对享受税收优惠产生影响,明确股息所属时间,同时注意措辞和表述,做好事前防范,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减少涉税争议。
三是善用法律救济。在和东道国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企业应积极梳理法律依据,保存关键证据,适时寻求司法救济。本案中,地方税务法院做出了有利于企业的裁决,为企业在涉税争议中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有效支撑,显示了司法救济在保护企业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编译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审校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一、案例简介
GmbH公司是一家在德国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清算过程中向其卢森堡母公司分配股息,股息分配的时间发生在德国公司正式决定清算之后、公司商业登记注销之前,分配的股息来自德国公司在清算程序启动前产生的营业利润。
GmbH公司主张上述股息分配可依据《欧盟母子公司指令》有关条款规定,适用预提所得税零税率政策。当地税务局则认为,清算期内分配的股息不得享受《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的零税率待遇,应根据德国-卢森堡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按10%的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科隆地方税务法院支持了GmbH公司的主张,作出了有利于纳税人的裁决。
二、争议焦点
当地税务局表示:根据《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的规定,“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不适用该指令规定的股息预提所得税零税率政策。税务局强调上述法令所指的“清算时”应从该公司作出清算决议开始起算,在此期间进行的股息分配都与清算相关,不属于《欧盟母子公司指令》中规定的股息预提所得税适用零税率的优惠范围。
GmbH公司则认为:对《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所指的“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应理解为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的分配,企业清算期之前产生的且不与清算直接相关的利润分配,可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三、最终裁决
2022年10月,德国科隆地方税务法院就本案作出裁决,未支持当地税务局有关主张。法院认为,《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提及的“在公司清算时”进行的股息分配应适用狭义解释,即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的分配。GmbH公司的股息分配源于清算前产生的利润,且与清算活动无直接关联,即使分配决议和股息支付是在清算期间完成,仍可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但是,对于德国公司在清算期结束时向其母公司支付的第二笔股息,法院做出了不同的裁定。法院认为企业在股东决议中明确指出,第二笔股息支付是企业清算的最后一项“行动”,从决议表述上看该股息分配与清算过程直接相关,属于《欧盟母子公司指令》第4条第(1)款和《德国所得税法》(ITC)第43b条第(1)款中所指的“在公司清算时”发生的股息分配,即使这次分配也源于清算前产生的利润,却不能享受预提所得税零税率优惠。
四、对“走出去”企业的启示
一是用好税收优惠。企业走出去投资经营时,要充分了解本国、东道国和东道国所在区域的税收政策,以及已签订生效的税收协定,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最大程度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维护自身权益。
二是做好合法规划。例如,本案中《欧盟母子公司指令》中规定股息预提所得税适用零税率,但同时规定了“在公司清算时”的股息分配不适用上述优惠的限制条款。企业在起草涉及股息分配的股东决议时,应关注分配时点是否会对享受税收优惠产生影响,明确股息所属时间,同时注意措辞和表述,做好事前防范,确保其符合法律要求,减少涉税争议。
三是善用法律救济。在和东道国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时,企业应积极梳理法律依据,保存关键证据,适时寻求司法救济。本案中,地方税务法院做出了有利于企业的裁决,为企业在涉税争议中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有效支撑,显示了司法救济在保护企业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编译
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