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2023年度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六)装饰装修合同涉税纠纷案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卢慧菲

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案例是最鲜活的法治教科书。近期,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推动税务司法审判案例研究、促进税收法治建设、以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出发,组织学界和实务界开展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案例搜集筛选,由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装饰装修合同涉税纠纷案

重庆航某公司与国某公司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2021)渝0105民初467号〕

  本案中,国某公司和航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约定前者将有关工程发包给后者,约定的总价款为含税价款,增值税税率为3%。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如遇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双方按有关机构正式发布的税收标准执行,并按照最新公布的适用税率调整合同价款。航某公司之后开具的发票中有3%、17%、16%、13%税率的发票。该公司认为,补充协议明确约定税率应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因素,其基于税务规则只能开具高于3%的发票,由此而产生的税金差额应由国某公司负担,故提起诉讼。法院认为,航某公司自行开具高于3%税率的发票,是其对自身权利的处分,但其未针对两种不同的应税行为分别进行核算,导致从高适用税率,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也应由其自行承担;且航某公司并未实际补缴该税金差额,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航某公司按照17%、16%、13%的税率开具发票后,其所缴纳的销项税额可抵扣其购买铝合金门窗等所产生的进项税额。抵扣之后航某公司实际承担的税费金额无法确定,再主张国某公司支付其税金差额,存在双重获利。而且未及时办理结算应归责于航某公司,由此航某公司也不能要求国某公司承担相应的税金差损失。

  本案入选理由是,增值税因其独特的征收机制,通过抵扣和层层转嫁对交易双方产生联动影响,从而在计算合同双方的损失和收益时,应当全面予以考虑。本案涉及合同约定包税价时因开具不同税率发票导致的税金差的处理问题,确立了核算规则裁判思路,明确了税金差出现时的相应责任承担,明确纳税人未针对不同的应税行为分别进行核算导致从高适用税率时,产生的不利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本案情形在税收征缴中较为常见,本案有助于司法中如何根据增值税原理确定各方损益,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选自《几起典型税务司法案例的“典型意义”》)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合同视角分析:直播打赏收入,怎样税务处理才合规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 不同类型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相关会税处理分析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 跨境“带货”暗藏税务风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活跃代购账号超过850万个,其中超过75%为个人经营。

  • 误计原料费用引发的“连锁反应”

    税费申报不能仅靠财务“兜底”。自那以后,意龙科纺在完善管理体系的探索中,坚持系统化思维,从制度夯基、系统赋能、外部协同三个维度持续筑牢合规防线。

  • 科创企业纳税申报指南之合规建议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 个税汇算 三类问题咨询热度高

    自今年3月1日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以下简称宁波12366热线)已累计接听个税汇算相关咨询3.6万余通,其中,三类问题咨询量热度高。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8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2023年度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六)装饰装修合同涉税纠纷案
中国税务报
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案例是最鲜活的法治教科书。近期,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从推动税务司法审判案例研究、促进税收法治建设、以典型税务司法审判案例引导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出发,组织学界和实务界开展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数月的案例搜集筛选,由来自法院、检察院、高校等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近日从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各级法院审理的涉税司法案例中评选出10个2023年度影响力税务司法审判案例。

装饰装修合同涉税纠纷案

重庆航某公司与国某公司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2021)渝0105民初467号〕

  本案中,国某公司和航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约定前者将有关工程发包给后者,约定的总价款为含税价款,增值税税率为3%。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如遇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双方按有关机构正式发布的税收标准执行,并按照最新公布的适用税率调整合同价款。航某公司之后开具的发票中有3%、17%、16%、13%税率的发票。该公司认为,补充协议明确约定税率应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因素,其基于税务规则只能开具高于3%的发票,由此而产生的税金差额应由国某公司负担,故提起诉讼。法院认为,航某公司自行开具高于3%税率的发票,是其对自身权利的处分,但其未针对两种不同的应税行为分别进行核算,导致从高适用税率,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也应由其自行承担;且航某公司并未实际补缴该税金差额,其主张缺乏事实依据。航某公司按照17%、16%、13%的税率开具发票后,其所缴纳的销项税额可抵扣其购买铝合金门窗等所产生的进项税额。抵扣之后航某公司实际承担的税费金额无法确定,再主张国某公司支付其税金差额,存在双重获利。而且未及时办理结算应归责于航某公司,由此航某公司也不能要求国某公司承担相应的税金差损失。

  本案入选理由是,增值税因其独特的征收机制,通过抵扣和层层转嫁对交易双方产生联动影响,从而在计算合同双方的损失和收益时,应当全面予以考虑。本案涉及合同约定包税价时因开具不同税率发票导致的税金差的处理问题,确立了核算规则裁判思路,明确了税金差出现时的相应责任承担,明确纳税人未针对不同的应税行为分别进行核算导致从高适用税率时,产生的不利后果应由其自行承担。本案情形在税收征缴中较为常见,本案有助于司法中如何根据增值税原理确定各方损益,具有典型意义。

  (本文选自《几起典型税务司法案例的“典型意义”》)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合同视角分析:直播打赏收入,怎样税务处理才合规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不同类型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相关会税处理分析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跨境“带货”暗藏税务风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活跃代购账号超过850万个,其中超过75%为个人经营。
误计原料费用引发的“连锁反应”
税费申报不能仅靠财务“兜底”。自那以后,意龙科纺在完善管理体系的探索中,坚持系统化思维,从制度夯基、系统赋能、外部协同三个维度持续筑牢合规防线。
科创企业纳税申报指南之合规建议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个税汇算 三类问题咨询热度高
自今年3月1日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以下简称宁波12366热线)已累计接听个税汇算相关咨询3.6万余通,其中,三类问题咨询量热度高。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